今年中秋夜,人民广场灯火辉煌,成了人们赏月的好去处。
昨天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。跟潮州市民一起过节的,有来潮州工作的外地人以及在外地工作的潮州人。
为让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引进人才适应潮州环境,我市有关部门尽了最大的努力。对于视潮州为第二故乡的人来说,这座美丽的城市亲切而熟悉。“这是缘份。尽管人在他乡,但感觉到阵阵温暖,使我们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。南方空气特别清新,连月亮也比家乡圆呢!”第一次在潮州过节的陕西籍教师刘永丽陶醉地说。
今年在潮州过中秋的外来工人数众多,他们都战斗在我市各行各业的第一线。嘉富制鞋厂杨师傅已经连续8年在潮州过中秋了。8年前的年轻小伙子如今已娶妻生子,并把父母也接来潮州居住。他说人不能忘恩负义,在他四处飘泊时,是嘉富接纳了他,让他成长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,还为他买了房子。“潮州是一座开放兼容的城市,我觉得这里环境挺好的,不想走了。”他动情地告诉记者。
旅居澳大利亚的陈志远先生这次回乡,跟他资助入学读书的孤儿们吃了一顿饭。一向恪守“诚信经营”的陈先生,这些年凭着潮州人勤奋聪明的品质把生意从国内做到国外,让无数商界人士领略了潮州人的善良厚道。去年回国,他委托潮州集德福利会为我市部分父母双亡的孤儿提供上学费用,承诺向这些孩子们供给入学费用及生活资助。看到受资助孩子学习非常刻苦、成绩都不错,陈先生觉得他做的事很有意义,“如果经济允可,我会资助更多的人读书。”
在这个万家欢乐庆团圆的日子里,我们在欣赏中秋明月之时千万不要忘记:正是这些来潮工作外地人和在外地工作的潮州人,他们以自身的努力和汗水构建了“第二故乡”的繁荣与富裕。过节了,让我们祝福他们幸福安康。这是潮州人的良好祝愿。